1月农事指南
1月有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,本月气温低,需特别重视局部出现强低温雨雪冰冻过程,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积极应对极端天气,加强田间作物及鱼类养殖管理。
一、粮油作物
1、小麦
(1)促弱控旺。对于适期播种、基本苗适中、长势正常、群体适宜的一类苗田块,冬季无需追肥,以防止无效分蘖和无效生长。对于长势偏旺、茎蘖数偏多的旺长小麦,可及时采取中耕、镇压、叶面喷施多效唑等方式控旺。对弱苗田块,趁墒追施速效氮肥每亩5-7公斤,也可喷施叶面肥,每亩用1%-2%尿素液+0.3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每亩用新美洲星100ml兑水60公斤叶面喷施,促进苗情转化。
(2)预防灾害。一是防旱防渍。对旱地小麦,如果土壤墒情较差、有旱情,及时浇水施肥,促进健壮生长。对稻茬小麦,重点做好内外“三沟”配套,及时清沟理墒,确保沟系畅通,预防渍害发生。二是预防冻害。对旋耕播种、整地质量差、土壤暄虚田块,根据苗情、墒情和天气变化等进行冬灌,以踏实土壤,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。对单根独苗的晚播弱苗可不冬灌,避免降低地温,影响促弱转壮。
(3)防治病虫。加强病虫草害监测,适时开展药剂防控,压低病虫越冬基数。
2、油菜
(1)促弱控旺。对旺长的油菜田块喷施多效唑控旺;对弱苗田块每亩追施3-5公斤尿素、3公斤氯化钾。
(2)防治草害。草荒严重的田块,要结合沟厢整理,针对杂草类型于晴天喷施草甘膦、盖草能、精草铵膦等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。
(3)化调防冻。抢在晴天露水干后,叶面喷施碧护、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增强油菜抗寒防冻能力。
(4)早薹菜用。对已抽薹的油菜田,要及时摘除主薹,减少营养物质无效消耗,促进一、二次分枝形成。一般在晴天摘薹,寒潮来临时不宜摘薹,以免伤口受冻腐烂和感染病菌。摘薹后,每亩施尿素2-3公斤,促进植株健康生长。
3、马铃薯
(1)适期播种。播种时间以出苗后尽可能避开凝冻/霜冻为宜,采用深沟宽垄种植技术,一次性施足底肥,增施钾肥、有机肥。
(2)加强覆盖。采取覆膜、撒草木灰或覆盖秸秆等预防霜冻危害。
(3)清沟排渍。做到雨雪后沟内无积水。
二、果树
1、柑橘
(1)抓紧采收销售。根据脐橙、椪柑等品种熟期,抓紧采收销售,做好采后处理;留树保鲜的要选择地势低、树势强的健壮树,并做好防寒措施。
(2)做好防寒抗冻。可采用套袋、培土、地面覆盖、树冠覆盖、树干包扎、树干涂白等措施提早防范。
(3)及时修剪清园。采果后修剪清园,清除枝叶落果。可对果园进行机耕,并对全树均匀、全面、彻底地清园,降低越冬的病虫害基数。
2、小水果
(1)防寒抗冻。可采用树干涂白、剪口封涂、地面覆盖等措施提早防范,枇杷、杨梅等常绿果树要加强管理,大棚草莓可采用多层覆盖保温。
(2)修剪清园。及时冬剪清园,清除枝叶落果,全园喷施2-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。
三、茶叶
还未进行修剪的茶园要抢晴进行,有冻害的地区可在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。喷施2-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、清理枯枝杂草彻底清园,寒潮来临前可采取培土、覆盖等措施防寒抗冻。
四、蔬菜
1、加强灾害预防。密切关注天气,抓晴天清理沟渠、检查加固大棚,雪后及时清除积雪积冰积水。
2、露地蔬菜防冻。结合厢沟清理,用土培根,或用秸秆、稻草覆盖厢面;在寒潮来袭前对露地蔬菜用塑料薄膜、无纺布等覆盖防冻;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+0.004%芸苔素内酯1500倍液,或者用米醋、白糖、过磷酸钙混合,配成300倍液,喷在叶面上,提高蔬菜抗寒能力。
3、大棚蔬菜管理。大棚茄果类、瓜类蔬菜采用双层大棚+小拱棚+地膜覆盖多层覆盖保温。抓住晴天中午高温时段揭膜通风,增加棚内二氧化碳,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。加强夜间覆盖,谨防连续阴雨天气后夜晚突然放晴导致的大棚“逆温”冻害发生。
4、清园消毒造肥。及时清洁田园,结合土壤翻耕,亩均匀撒施生石灰50-100公斤或氰氨化钙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。收集农作物秸秆,粉碎,加入人畜粪尿,0.5%的尿素、2%-4%生石灰及微生物腐熟剂混匀,用塑料膜密封堆腐,4-5周后翻堆再密封腐熟造肥。
5、及时抢收抢种。根据市场行情和灾害情况,及时采收可上市蔬菜,抢种速生叶菜。
五、中药材
1、田间整理。适时翻田、晒田,清洁田园,消灭越冬病虫害。
2、预防冻害。关注最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,及时采取覆盖、培土、修剪等措施。
3、做好种植计划。准备好田块和药材种子种苗,如独活、当归、玄参等,以便进行适时播种。
六、水产
1、池塘养殖管理
(1)干塘并塘。对养殖的鱼类进行干塘、并塘,分类起捕、暂养出售。
(2)池塘改造。对池塘进行清淤、修整,加固塘埂,实施标准化改造。修整后分别用生石灰(或漂白粉)等消毒药物杀灭致病菌和有害原生动物。
(3)设备维护。对渔业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维护,为来年生产做好准备。
(4)越冬管理。保持最高水位,定期施用生物有机肥,保持水体肥度。加强对各种亲鱼、鱼种的越冬培育和管理;对已越冬的鱼类,控制适宜的越冬水温。
(5)饲料投喂。在晴天中午,适当投喂少量优质饲料,增加能量储存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,促进生长,增强免疫力。
(6)病害防治。主要防治水霉病、小瓜虫、车轮虫、锚
头鳋、斜管虫、烂鳃病、赤皮病等。
2、虾稻种养管理
(1)水位控制。提高水位,保持稻田水位60cm以上,以保持水温。
(2)水质调节。施用生物有机肥培肥水质,保持水体透明度30-40cm。
(3)饲料投喂。视水温情况适当投喂,可在天气晴朗时使用发酵料三天投喂一次。
(4)巡塘管理。加强巡塘,注意防范倒春寒冰冻水面。
(5)稻田改造。冬闲时对虾稻田进行标准化改造,环沟面积控制在10%内,修整田埂及防逃设施。
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
2024年12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