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农事指南
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,气温高雨水多,是暴雨、大风、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期。根据气象部门预测,可能出现旱涝急转等情况,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加强田间作物和鱼类养殖管理。
一、粮油作物
1、水稻
(1)早稻。受不利天气影响,早稻遭受“雨洗禾花”和高温热害的风险增加,不利于早稻授粉结实和籽粒灌浆,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。要防渍涝、防高温、防早衰、防病虫,抓好肥水管理,促进籽粒灌浆,齐穗后25天左右、全穗失去绿色、颖壳90%变黄时收获,防止出现“割青”。
(2)中稻。根据田间长势,适度晒田,浅水勤灌;对长势偏差的田块,及时追施促花肥。对长势较好的田块,追施保花肥;及时防治稻瘟病、稻飞虱、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;再生稻齐穗后15天左右,亩施尿素10-15公斤。
(3)晚稻。进入移栽期,施好送嫁药和送嫁肥;中下旬整田插秧。
(4)防涝抗旱。发生涝害时,及时排水并清洗沾在茎叶上的污泥;适当追施叶面肥,以促进生长及增强水稻的抵抗能力。长期干旱缺水时要及时引水灌溉。
2、玉米
(1)春玉米。进入灌浆至成熟期,雨水多时,应注意清沟排水防涝。如遇干旱,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适当灌溉;防蚜虫、防倒伏;根据苗情适当补肥。灌浆期间用1-2%的尿素溶液喷洒叶面;春播青贮玉米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及时进行收贮。
(2)夏玉米。处于拔节孕穗期,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5-25公斤;注意防治玉米穗腐病、瘤黑粉病、玉米螟、红蜘蛛、蚜虫等病虫害。
(3)防灾减灾。局地可能出现冰雹、暴雨等强对流天气,造成毁苗的,应及时补种、改种。
3、薯类
(1)马铃薯。及时采收,通风避光保存,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销售。
(2)甘薯。加强在田苗管理,清理“三沟”,做好黑斑病、细菌性黑腐病、茎腐病、晚疫病、地老虎等病虫害防治。
4、大豆
及时清沟排渍,适时中耕松土除草追施叶面肥。鲜食大豆适时采收。重点防治灰斑病、病毒病、食心虫、点蜂缘椿、豆荚螟等病虫害。
二、果树
1、柑橘
(1)合理疏果。重点疏除朝天果、弱小果、过密果、畸形果等,选留健壮果,保留合理的结果量。
(2)施肥壮果。每亩追施优质有机肥200千克和水溶复合肥15千克,喷白防晒防裂果。
(3)防涝防病。注意开沟排水,减少根部积水,刈割杂草,降低田间湿度,雨后抓好炭疽病、锈壁虱、潜叶蛾等病虫害防控。
2、小水果
(1)追肥。雨后每亩追施水溶性复合肥或水溶性有机肥10千克,叶面施肥补充微量元素,促进幼果膨大。
(2)控梢。摘心拉枝抑制夏梢旺长,剪除过密枝、徒长枝,促进营养向果实输送。
(3)防涝防病。清沟排渍,割草降湿,雨后注意防控褐腐病、锈病、灰霉病等为害叶片、果实的病虫害。
(4)采摘。抢晴采摘桃、李、葡萄等中早熟品种,注意摊凉除湿。
三、茶叶
(1)病虫害防控。抓好黑刺粉虱、假小绿叶蝉、茶炭疽病的防控。
(2)中耕除草。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,及时清除行间杂草,减少病虫滋生场所。
(3)清沟防涝。暴雨涝渍及时清沟排水,浅耕施肥,尽快恢复茶树生长势。
四、蔬菜
1、防灾减灾。本月强对流天气多发,要做好高温、暴雨、大风、病虫害防范防治。采取遮阳、浇水等方法防高温;及时清理“三沟”,保排水畅通防涝渍;检查棚膜是否通风无阻,紧固大棚压膜绳,防大风揭膜;做好蚜虫、粉虱、蓟马、螨类及烟青虫、斜纹夜蛾等夜蛾科害虫和疫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灰霉病、根腐和茎基腐病、晚疫病、细菌性角斑病、软腐病、病毒病等病害防治。
2、土壤消毒。及时罢园、清园,结合翻耕撒施生石灰或氰氨化钙调节土壤酸碱度,利用高温歇田炕晒,利用降雨淋溶洗盐,改良土壤。大棚设施在清园后撒施农家肥后翻耕覆膜,膜下灌水后密闭大棚,进行高温闷棚消毒。
3、播种育苗。高山地区可在本月播种秋茬大白菜、萝卜。平原地区可于本月初进行辣椒、番茄等延秋蔬菜育苗,本月中旬进行秋甘蓝、秋花菜育苗;本月下旬直播大白菜、秋豇豆、秋菜豆等蔬菜。
4、田间管理。做好夏播及早秋播蔬菜育苗苗期遮阳降温、水肥管理,培育壮苗。做好高山蔬菜番茄灰霉病、早疫病、晚疫病、细菌性斑点病,辣椒炭疽病、疮痂病,大白菜、萝卜、甘蓝软腐病、黑腐病、根肿病,以及蚜虫、蓟马、粉虱、螨类等病虫害的持续防治;抓住蔬菜产品形成关键期追肥等。
五、中药材
1、适时播种。高海拔地区可进行当归、贝母等播种,播种后注意覆盖保墒。
2、中耕除草。应注意浅锄松土、除草,避免伤根,影响生长。
3、打顶、摘蕾和追肥。不以种子果实作药或不采籽的药材可适时打顶或摘蕾,提高产量。打顶后可增施磷钾肥,促进地下部分生长。
4、病虫害防治。高温高湿季节做好除草、排水等田间管理,平时注意观察田间状况,以便于及时发现,及早防治。注意锈病、根腐病、白绢病、炭疽病等病害发生,选择低毒、低残留农药或生物防治技术。
六、水产
1、鱼类养殖管理
(1)防淹防逃。加固加高堤埂,及时清理疏通排灌渠道,以防暴雨时漫塘逃逸。
(2)饲料投喂。保证饲料质量,要求营养全面、新鲜不霉变。投饵量根据天气变化和池中鱼类吃食情况适量增减。投饵要做到“四定”,即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,还要做到鲜、匀、足、好。
(3)增氧措施。鱼种池或成鱼池每月加注新水2~3次,每次10厘米。合理使用增氧机械,遵循“四开两不开”原则,即晴天中午开、阴天清晨开、雨天半夜开、浮头及时开;傍晚不能开、阴天中午不能开。
(4)水质调控。一是要合理调节水质,保持肥、活、爽、嫩。二是适当换水,保持透明度30厘米以上。要注意减少天气、外来水源、雨水对池内水质、水温带来变化的幅度,降低养殖鱼类的应急反应。
(5)鱼病防治。养殖过程中,要根据天气变化选用消毒杀菌药物,定期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。定期拌饵投喂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等预防鱼病发生。发生鱼病时,要及时诊断,对症用药。
(6)日常管理。坚持早、中、晚巡塘各一次,观察鱼的摄食、活动情况、生长情况、水质及水位变化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,做好养殖日志。
2、虾稻种养管理
(1)适时晒田。晒田时环沟水位低于田面20cm左右,晒田后田面水位逐渐加至25cm左右。
(2)成虾及苗种的培育。用配合饲料投喂,把握好投料关。
(3)水稻病害防治。施用穗肥,防治二化螟、纹枯病等水稻病虫。
(4)环沟水草管理。使用控草的水草肥料帮助水草快速恢复活力。
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
2025年6月23日